彩电业的未来在哪里?

编辑: 21 / 03 / 2016 2,513 次围观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尤其是对“双创”的积极鼓励,我们发现中国制造业开始悄然发生着一些改变,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延伸,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厂商的崛起,甚至包括老牌的家电企业,彩电企业都表现出很强的市场引导和领导能力,一些中国彩电企业也开始扬帆出海,把自己更多的视野和目光锁定全球市场,甚至开始出现一定的并购行为,目的其实也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在这方面,曾经的TCL、联想等企业都给出了一个不小的示范效益,当然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波澜,只是如今再回首看,曾经的并购行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535984387482851329

近日我们看到华尔街日报也在报道海信接管夏普工厂的事情。“仅两个月效率提高一倍”这种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华尔街日报》记者撰写长文《海信剑指美国电视市场》(),报道了海信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后的新进展,以及对海信海外扩张模式的分析。作者特别提到了夏普墨西哥工厂短时间内的效率猛增,对美国市场供货周期大幅缩短。这些都为“海信在北美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打下了基础。其实这也是中国制造企业的一种能力表现。

该报道称,海信接管夏普美洲工厂后的新变化让这家全球电视出货量第三的企业提高了对美国市场的供货水平。海信还准备对墨西哥工厂增加3000万美元投资,用于自动化改造和产能提升。未来的目标是年产电视量提高到400万台。《华尔街日报》记者还总结,中国企业在海外目标消费市场周边建设制造中心,形成新的供应链优势,为全球化扩张助力,已经形成“全球化制造”新趋势,海信正是其中的代表。今年1月份海信开始接管运营夏普美洲工厂。2个月内的巨变,实际是“中国效率出海”的体现。

  海信为何强调彩电业的未来在“供给侧”?

我们关注到,海信集团周厚健表示,彩电业的“未来”在“供给侧”。众所周知,中国彩电市场已进“饱和期”并呈现持续低迷状态。在这个背景下,如何突围,对于国产彩电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任务。如今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彩电在家中的信息中心地位不断地受冲击,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喜欢网络、移动终端,对于单纯的彩电的追逐力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何迎合新兴的市场需求,就成为摆在彩电企业眼前最重要的课题。

周厚健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是核心。”供给侧的核心是用户需求,实现的路径是“创新”。海信电视已连续13年保持市场第一,且经营质量也是行业最好的。这是海信经营思路的“驱动”的结果,这个思路就是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出“中高端”,满足并引导用户的需求。

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周厚健认为有三点启发:一是必须掌握自我定义彩电差异化技术的能力。这是海信在芯片上下功夫的原因。自主技术画质芯片的能力和大规模应用,海信是中国企业的第一,更是“唯一”。到现在,海信在彩电方面拿到的专利已经有2047个。二是力推差异化产品,突出差异化竞争。从2014年开始,海信就依靠自主动态背光技术,主推ULED。事实也证明ULED是目前市场上画质做到极致的产品。近3年来,海信电视在中国市场销售量占有率从2014年的16.47%,到2015年的16.71%,2016年1月份达到了17.95%的新高。三是为领先的消费者找到更新换代的技术和产品。海信率先推出了激光影院电视,将其作为LED电视的迭代产品。海信已经取得140多项专利技术突破,核心的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可掌控70%的整机产品成本。

如今,海信在芯片、ULED、激光影院电视上的表现,对品牌影响力、系统信心、全球市场地位、产品的毛利率、占用率的持续上升,都表现不俗。这种能力显然对于其他的彩电企业也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市场占有上升的动力来自哪里?

近日,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发布2月份彩电市场数据。当月,海信电视零售量、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双双创出新高:分别达到了18.18%、19.38%,市场第一优势加大。从中外品牌格局来看,外资品牌2月份销量总和不及海信一家。这也说明海信的群众基础非常扎实,市场第一的攫取说明用户认可这个品牌的产品,进而带来一定的蝴蝶效应,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份额,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反哺市场的应用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外资彩电从去年3月以来,进入了持续的下降通道,1年的时间跌去了近半市场份额:外资液晶电视零售量总体份额从去年3月的30.45%跌到今年2月的16.96%,零售额总体份额从41.81%跌到23.32%。外资品牌零售量的总和已经不及中国海信一家。这也说明彩电市场已经告别了“战国时代”,国产彩电厂商已经脱颖而出,正式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海信稳坐霸主之位显现出强大的市场黏度。

要知道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是海外品牌的渗透,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参与下获得的,众所周知,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品牌企业也杀入到彩电市场,并且借助一定的内容以及多屏互动的优势也斩获了不菲的市场份额,这对于传统的彩电企业也是一种压力,不过压力的背后其实也是动力,毕竟老牌的彩电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积淀。

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中国电视业的市场开始加速分化。对比前八名的去年同期表现可以看出,市场前三名的品牌占有率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反,后五名的份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多的品牌下降了3个百分点。海信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彩电行业也进入到中国驱动时代

我们看到,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HS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彩电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海信电视的出货量以5.6%位居全球第三位,这是中国彩电品牌首次年度排名进入三强。有专家表示,在2015年全球彩电市场销量下滑的形势下,中国品牌逆势增长,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正酝酿巨变,一个属于中国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更主要的是,我们知道在彩电的高端市场一直是国际巨头霸占着龙头位置,不过,据IH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海信4K电视的出货量份额为8.1%,位居全球第三;在55-59英寸大平板市场,海信电视的出货量份额为9.3%,位居全球第三;在50-54英寸平板电视市场,海信电视的出货量份额为10%,高居全球第二位。这是不是也是海信在全球市场敢于“接手”夏普的底气之一?

2015年,海信成功收购夏普墨西哥电视工厂及其电视业务;在欧洲,海信电视捷克工厂顺利投产;同时,海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隆重发布了ULED电视,在美国CES展上发布新一代激光影院电视。海信通过主打“Hisense”自主品牌、主推高端产品,实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从2015三季度开始,海信电视一举跃居全球市场三强。如今的国际彩电市场也从原来的“中日韩”对抗演变成“中韩”对抗,日本企业几乎要退出主流市场了。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或许会逐渐向高端市场渗透。

众所周知,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变数,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的关注,不过客厅经济一定是大屏经济,尤其是当互联网电视,更加高画质的产品出现,以及智能Wifi的流行,都给电视提供了更多的展现机会,无论是网络内容资源还是游戏互动的引入,都给电视带来更多的应用组合场景。我们可以预计的是,今年,客厅经济时代依然不容小觑。中信证券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整个电视互联网生态将产生接近90亿潜在市场价值,终端平台分成潜在规模超过30亿。这块蛋糕显然还是非常诱人的。

小刀马
小刀马 编辑
双引号 微信:daomawuyu 以一种朴实的情怀书写IT变迁。 双引号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